1. 利来w66(中国区)_来利国际旗舰

       
       
       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 兰花集团 | 文明上网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三座大山”压迫甲醇价格不涨反跌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2日  |  点击次数:2295  |  【字号:
          中国化肥网讯 通常情况下,原料价格上涨引发生产成本增加,产品价格随之上涨。6月1日国家将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上调0.23元/立方米后,6月3日各地陆续借天然气涨价之机又将煤炭价格上调20~30元(吨价,下同),导致甲醇成本刚性增加,部分企业生产成本甚至增长了400多元。但国内甲醇价格不仅没有上涨,反而大幅下跌。   

        “说到底还是因为供大于求。”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运销与市场部副部长李少春表示。5月下旬,西北、华北、东北、华中和西南地区甲醇出厂价普遍维持在1900~2150元,华东、华南地区甲醇出厂价约2200~2300元;而目前,西南、华中地区甲醇出厂价普遍只有1900元,华北、西北少数大型煤头企业甲醇出厂价甚至跌破1750元,全国甲醇价格总体水平较天然气涨价前下跌100多元。甲醇市场这种反常的表现“归功”于以下三大因素:   

        一是产能产量继续增加。今年以来,由于化肥市场持续低迷,众多联醇企业的化肥价格长期低于以无烟块煤为原料的中小企业成本,迫使联醇企业降低化肥装置负荷,提高甲醇装置负荷,增加甲醇产量。加之去年3~4季度投产的数套大型甲醇装置,经过消漏补缺、磨合以及参数优化,目前均实现了连续化、高负荷生产。一些大型甲醇制烯烃项目,前期甲醇装置也陆续建成投产,这些都增加了甲醇产量。近期,天然气价格上调后,激发了天然气生产企业积极性,加大了工业用气的投放量,使不少前期因供气不足减产停产的甲醇企业,不仅恢复了生产,有的还实现了近几年难得的高负荷生产,最终使国内甲醇产能产量大幅增加,供大于求凸显,打压价格下行。   

        二是低价进口甲醇涌入,冲击国内市场。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4月,我国进口甲醇超过150万吨,占同期国内甲醇总产量509万吨的30.8%。由于这些甲醇绝大多数来自中东国家,当地油气资源丰富,天然气及石油伴生气价格普遍只有0.3~0.6 元/立方米,甲醇完全成本仅1100元,到达中国港口的价格不足1680元,比国内甲醇价格低300多元。大量低价甲醇涌入中国市场,加剧了国内甲醇市场供求矛盾,拖累国内甲醇价格难以随成本增加而上扬。    

        三是需求增长乏力打压甲醇价格下行。甲醇主要有5大消费领域:甲醛、醋酸、二甲醚、甲醇燃料和甲基叔丁基醚。目前,除醋酸、甲基叔丁基醚需求保持增长外,甲醛、二甲醚、甲醇燃料对甲醇需求的增长明显放缓。    

        甲醛领域,今年以来,国家明显加大了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力度,收紧了房地产领域的信贷投放,使新开工项目减少。房地产领域需要的人造板及室内装饰贴面板,是甲醛的主要消费市场。房地产行业增速放缓,减少了对人造板及室内装饰贴面板的需求,继而减少了甲醛需求,最终减少了该领域对甲醇的需求。加之5月中旬以来,全国各地降雨量明显增多,导致板材企业开工率下降,使甲醛市场出现了量缩价跌的走势,打压甲醇价格上行。    

        二甲醚领域,一方面,受年初广东等地“封杀”事件影响,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液化石油气中掺混二甲醚的查处力度,使二甲醚、消费量明显减少,进而对甲醇的需求减少;另一方面,国际石油价格近期持续下挫,以及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下调,压制液化石油气价格下跌300~500元,缩小了与二甲醚的价格差距,抑制了二甲醚的消费和价格,影响了二甲醚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和开工率,减少了该领域对甲醇的需求。    

        甲醇燃料领域,由于原计划于去年下半年出台的《M15车用甲醇汽油》国家标准,目前只完成了起草工作,短期内难以发布实施,使低比例甲醇汽油的推广受阻,汽车燃料市场甲醇消费量基本维持在去年的水平,没有明显增长。    

        甲醛、二甲醚、甲醇燃料3大领域消费的甲醇占到甲醇总消费量的69%。由于这3大最主要消费领域需求放缓,而甲醇产量又持续大幅增加,加上低价进口甲醇的不断涌入,最终导致国内甲醇供大于求矛盾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受到气、煤价格上涨的利好刺激,甲醇价格也难以上扬,甚至不涨反跌。
        版权所有 ©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东街2288号兰花科技大厦 备案序号:晋ICP备2022010233号-1
      邮编:048000 电话:0356-2189600 传真:0356-2189608 公安备案 1405000200077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