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来w66(中国区)_来利国际旗舰

     
     
     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兰花集团 | 文明上网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国家煤炭储备体系萌动 有备方能无患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30日  |  点击次数:2530  |  【字号:
     我国探明煤炭储量位居世界第三,煤炭产量世界第一且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1/3以上。按现在的开采规模,我国煤炭资源还可开采百年以上。经过持续多年的大规模投资建设,我国煤炭产能也比较富余。理论上说,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因长时间煤炭短缺而引发能源安全事件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我国煤炭净输出地集中在西北省区,煤炭净输入地集中在东南省市区,“北煤南运”和“西煤东送”是我国煤炭流向的基本特性;而承担煤炭长距离运输的铁路运力又严重不足,并且在短期内难有重大突破。这表明,在我国煤炭消费中,局部地区因流通不畅而导致煤炭短缺的可能性很大,由此引发局部地区能源危机的概率也较大。这意味着,如果在煤炭消费集中地和煤炭流通环节储备适量的煤炭,可以大大降低能源安全隐患,有效保障地区能源安全。  
      煤炭主要用于发电,在我国超过总产量一半的煤炭用于发电,而煤电占发电总量的八成。煤电生产的可控制性强,但电力消费的波动性较大。电力消费的波动可分两类:一是日常具有确定性的波动,主要受日常上班下班的影响;二是随机发生的不确定的波动,主要受经济波动和气候异常两大因素的影响,还受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全球气候变暖的时代,我国经济的波动性更大而气候异常的现象更多,电力消费不确定性的波动加剧,能源安全的风险也趋大,也更加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能源安全。我国煤炭产销地分离的格局长期不变,因铁路运力不足而导致煤炭铁路运输的脆弱性短期难以改变,加之电力消费的不确定的波动性加剧,这一切要求我国加快煤炭储备体系建设步伐,通过合理的煤炭储备体系,降低煤炭消费的不确定性,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我国煤炭储备体系缺失导致煤电经济运行时常陷入被动局面。就我国煤电行业而言,如果存在有效的煤炭储备体系,无论是迎峰度夏还是面对突发事件,我国煤电行业都可以主动化解。相反,因煤炭储备体系缺失,一旦迎峰度夏中确定的不确定性超出了预期,或者发生突发事件,我国煤电业都会陷入被动局面。我国煤电行业近几年多次陷入的“煤荒”困境正是如此。  
       其结果:一方面是涉及面过广,成本过高;另一方面是在解决了局部问题的同时又引发了全局性问题,而全局问题又需要更长时间与更高成本才能解决,让更多的部门与地区陷入被动的局面。我国至今没有国家煤炭储备体系,并不意味着国家就没必要建立煤炭储备体系,或者说国人就没意识到应该建立国家煤炭储备体系。事实上,早在2003年底,“煤荒”刚出现时就有多位煤炭专家呼吁政府尽快建立起煤炭储备机制,其后陆续有官员与学者就建立国家战略煤炭储备之事发表言论。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之后呼吁建立国家煤炭战略储备之声更多,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于2008年8月底公布的《我国煤炭法规体系架构方案(征求意见稿)》总算明确提出应建立国家战略煤炭储备,不过其重点是煤炭战略资源储备。  
       广义地说,国家煤炭储备体系应该包括煤炭资源储备、生产能力储备和现货储备等内容。但从战略物资储备概念出发,借鉴石油战略储备体系,战略煤炭储备体系中的煤炭是指现货,即开采出来的原煤与精选煤。国家煤炭储备体系有助于国家能源安全,而国家能源安全的含义有多重,煤炭现货储备主要防范因运输不及时而导致的能源危机,也可以避免因供给不足而出现的“煤荒”格局,还可以减少煤炭市场波动而降低煤炭价格大起大落的风险。  
       从国家煤炭储备体系的功能来看,有效的国家煤炭储备体系除了应急外还可以成为政府部门宏观调控的有力工具,即把煤炭储备体系建成煤炭生产与铁路运输的“蓄水池”和稳定市场价格的“杠杆”。具体来说,在煤炭消费淡季多储备,保证煤炭生产和铁路运输淡季不淡;在煤炭消费旺季多释放,减少煤炭生产和铁路运输在旺季的压力。在市场需求急增时释放库存,可以避免煤炭价格大涨;在市场需要大幅下滑时增加库存,可以避免煤炭价格大跌。政府部门通过国家煤炭储备体系中煤炭数量的增减可以更有效地调控市场,比直接的行政干预方式更好、更快、更准,也更加科学合理。这从国家粮食储备体系所发挥的功效中也可明白。2008年上半年,世界诸多地方出现粮食价格的大幅波动,而我国粮食市场却异常平稳,关键在于我国现行的粮食储备体系对国内粮食市场有着强大的震摄作用和调控功能。尽管国家煤炭储备体系和粮食储备体系差异很大,但在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方面还是较为接近的,能够成为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 
    来源:中国经济报
      版权所有 ©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东街2288号兰花科技大厦 备案序号:晋ICP备2022010233号-1
    邮编:048000 电话:0356-2189600 传真:0356-2189608 公安备案 14050002000771
    友情链接: